本帖最后由 zhukuiming 于 2016-7-29 17:36 编辑
这篇绝对不是标题党,想法来源于几天前我妈问我一些事情,加上最近本公司的产品UI遭到客户的各种喷,因此简单写写,聊聊。 最近,老妈开始时尚了,开始玩儿微博,朋友圈什么的。经常,她是一边在她的电脑面前,一边微信语音问我:“来,帮我看看这怎么整?我想看看我有没有什么操作不当的地方。但是我不知道我这么做意味着什么。”
她没有错,她确实不知道自己这里点,那里下拉是在干啥,尽管她非常想知道。
以上的问题,相信困扰过很多像我妈这样的用户,当他们面对一个网页的时候,一个很多产品人做出来的网页的时候,懵了。你翻看着网页的介绍,点开每一个菜单试图找到隐藏的功能,以及每一个让你摸不着北的UI界面。私以为,作为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你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做出来的东西可以用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让用户用过之后还想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回来。
老妈尝试过很多浏览器来登录网页IE,不要笑,老一辈人基本还是习惯IE的,特别是IE8。因为从他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浏览器主流的就是IE。她非常熟悉在IE里面所有的界面在哪里,已经如何轻松浏览她想要浏览的地方。好,当她不再使用IE而使用,比如Chrome的时候,由于不同于IE中她所熟悉的那么多工具了她可以使用,Chrome则需要你自行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安装一些插件(这一点firefox也是),因此,虽然我很早以前就给她安装了Chrome,她还是用回了IE。另外一点就是,由于Chrome不是所有的网站都可以打开的,因此,她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到了束缚。
关键点要明白,如果你的大多数用户在看你的网站的时候,他们用的是像IE这种比较老的浏览器,他们是不会去抱怨浏览器很糟糕的,相反,他们会抱怨你的设计很烂。
老妈不明白大多数网站(你的产品)的功能举个例子,像微博,脸书(可能说人人网比较合适),或者Google Plus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用于上传,发布,转发,分析照片的功能。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功能要使用起来很简单。只需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点击发布(或分享),完成。但是,对于老妈来说,她经常微信语音(她会发语音已经很不错了,咳咳)问我如何发布多张照片,而不是一张一张的发出去。她之前玩儿微博,不知道哪些内容是可以发布到“好友圈”而不必公开让大家都看到。早期,我还有玩儿Google Plus的时候,差点儿没吐了。因为,Google Plus的界面是没有任何提示语告诉你某个操作是完成了的。如果你要在GooglePlus发布一个照片,你不知道要点击哪一个圆形图标来操作,不知道如何才算正确上次图片,也不知道你想要发送某些图片或者其他东西给某人的时候,对方是否收到等等。我在庆幸还好没有教我妈用GooglePlus,否则,她估计将会把要发的图片微信发给我,然后让我帮她处理了。。
关键点产品完成后,请多次确认你的用户通过你们产品上的流程去操作的时候,能够提示他们这样操作是正确的。可以用隐性的提示语,短短几个字告诉用户,他们将要如何做才能够完成他们想要做的操作。
老妈不明白什么是影像学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保存按钮的功能是什么。好,问题来了,在我妈那个年代,用一种神器叫做—软盘。好几年过去了,软盘也淘汰了,老妈虽然用过软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毫无疑问现在已经忘记了它是拿来干啥的。这个还好理解,但是删除这个功能的按钮就不太好理解了。很多的产品界面,“新文件”,“复制”,“删除”等功能都是用图标来表示的,而并不是每一个老妈都能够懂的。有的时候,我通过电话告诉她应该怎么操作,去复制,去删除一个文件,问题来了,她在浏览器上看到的不是【删除】两个字,而是图标。我只能够去告诉她,在界面上去找一个长得像刷子,或者X的符号的按钮,然后按下去。经常,我会听到她找到了那个按钮后,来这么一句:“为什么不直接的标上‘删除’,而用一个符号呢?”那瞬间,我是无言以对的。
关键点图标无疑是非常好用的,也能够保证一款产品的UI设计足够精简。你不需要去考虑如果放上字符会不会使得工具栏的UI变形,或者如果需要多语言站的时候,翻译过来的字符对于UI的影响等。你只需要一个按钮,一个图标即可。但是,万一,万一你的用户看不懂你的图标呢?试着在按钮的旁边加上描述性的标签,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特殊功能,仅仅靠图标无法让用户明白用途的图标。(之后有可能,我再来聊聊我理解中好的图标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老妈其实不介意都点击几下鼠标记得在触摸屏还没有出来的年代,很多设备上最多的就是按钮,手机自然也不例外。后来,爱疯颠覆性的推出只需要一个按钮即可的设计,改变了很多人对于按钮的看法。根据很多人热衷的Don’t Make MeThink的理念,当我们登陆一个网页的时候,如果需要用户进行“多次点击鼠标”的操作后才能进入用户想去的页面,这个过程会被视为用户体验差。老实说,我不是太同意这个观点。我本人自诩为一个非常娴熟的网页使用者,并且我也承认我不止一次抱怨过要登录某家的网站的时候我需要点击非常多次才能够进入我最终要去的页面。有一次,我看我妈在一个页面下停留了非常久的时间,好像试图在这个页面去完成她想要完成的所有事情。她每次都会问我“我这样做没错吧?”,我在想,如果我没有回答对,那么她必然会觉得自己的操作是错误的。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所认为“多次点击鼠标”的这个体验差,不在于【点击】这个操作本身,而是在于我们点击了多次却不知道自己是否操作正确,这才是差的根源。
关键点 这里想要再次强调。给你的用户一个操作提示,让他们看到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点击后是对还是错。简易设计的宗旨并不意味着更少的设计,而是意味着操作更简便。一个表格如果能够分成四个部分而让用户看着不忙乱,不是更好吗?能够在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提示“操作成功,请下一步”,不是更好吗?不要认为设计出一个‘一页到底’的界面就是为了用户扫清了障碍,事实上并不是。很多时候,多一些操作,是为了让整个步骤更加清晰,更加清晰了,自然就简便而有条理,有条理即好。
老妈只是想做她想要做的,并感受到她和你的产品是互联的 经过和老妈多次聊天,加上我的一些观察,简单总结一下,我老妈上网的理由很简单:购物,看剧,和我联系(上微信)。每一段时间,她会更新她的微博(现在是朋友圈)。不过,就是这个她经常使用的微博,她也没有重新去学习上面她已经会操作了的功能。微博的UI也是经历过变化的,理论上,她也需要一些时间去再学习,起码确保她能够明白之前的那些按钮现在是干啥的,有没有功能上的变化等。微博这点没有做引导,而相比之下,她经常看视频的网站爱奇艺,甚至是Netflix(对,我推荐她看美剧)这方面做得不错,一直保持良好的UX,在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节目的基础上,不会讲首页的UI搞得杂乱无章。其他方面,由网银界面一直很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些按钮在IE8上还是那个样子,工具栏上的图标也不变,她仍旧保持了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在操作。即时是功能多变,多迭代的微信,老妈高频的操作无非是看看朋友圈里自己的孩子和亲戚的子孙辈的动态,由于她对微信其他的功能没有什么需求,因此,她似乎不知道可以通过微信去提前报名预约签证,可以缴纳日常水电费,等等的功能。
关键点 如果你想要重新设计一个已经拥有一定用户基数的网站的UI,特别重大的改动意味着原有的用户需要重新去熟悉每一个链接,每一个菜单,每一个功能的设置是如何的,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给老用户带来一些不瞒的情绪。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那些高频的功能的设计最好保留。在保留原有常用功能在UI风格上的【熟悉感】之外,需要重新设计的是那些低频的,隐藏的功能的UI,让它们更加的醒目,体验上更加的好。
综上写本文完全是这几日和我司PM一起和开发交(si)流(bi)的时候,有感而发。很多开发人员,甚至是部分的产品,因为没有机会像BD一样能够和用户有零距离的接触,他们有时候很难知道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虽然功能上跑通了,但是用户实际上在操作的时候是另外一回事。 不可否认,做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特定的用户群体,根据这些群体的行为去做符合他们使用习惯的功能,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一点我承认。但是,不管你是细分领域的功能,还是大众领域的功能,要有一个门槛最低的基准,保证在这个基准下的用户能够轻松使用,比如本文老妈的例子。 最后想说一点,这里的【老妈】只是一个比喻,这个喻体代表的是一类从没接触过类似于你的产品的那个群体的特征,而并非特指某个年龄段的人。我们每一个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会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辅助我们的表述,但是,我觉得如果看官们把心思花在【比喻】上,总归是有损失的,毕竟【比喻】体现的是事物和喻体的相似性,只是相似,而非相同。最后,你用尽力气去找【比喻】的相异点,忽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得到了反驳的快感,失去了领会作者观点的机会。 (本文转自网络)
|